欢迎光临专研舞导·舞蹈考研官方网站!
舞蹈考研艺术考研作品赏析143 舞蹈赏析《春江花月夜》
发布时间:2022-11-06

春江花月夜》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编导:栗承廉,编曲:诸信恩(根据同名古曲改编),主演:陈爱莲,于1957年首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代表着人生历程中的五个重要良辰美景。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着自己将来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



舞者身穿蓝色衣裙,双手持白色羽毛折扇,舞蹈动作语汇全部采用的是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动作、姿态和造型,通过“闻花”、“照影”、“听鸟鸣”、“学鸟飞翔”以及“想象中的爱情”等情节,表现出特定环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春江花月夜》借助了张若虚的同名诗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作为舞蹈的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象。在《春江花月夜》中,诗词给予舞蹈艺术灵感,而舞蹈则成了诗词的意境再现和外化。



e2fc8ab0cd609e224f9bae5ac4acbb5.png



《春江花月夜》编创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正值老一辈舞蹈家从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中提取古典舞的动作素材,因而在舞蹈的舞姿、语汇、动势、神态、身法上都有明显的戏曲舞蹈的痕迹。如“探海”、“平转”、“点翻”、“射雁跳”等戏曲舞蹈的典型动作,体现出一种古雅清新的传统审美情态。



《春江花月夜》的成功,除了编导具有较深的中国古典舞的造诣和编舞的技巧能力外,也与表演者陈爱莲出色地驾驭中国古典舞风韵,动律细腻、深情地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分不开。

 


加入专研舞导,领先起跑
  • 姓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