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专业性。与精确性不同,专业性则需要同学们在具体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需要针对在“精确性”基础之上的“专业性”。
比如,如果在方向选择上精确到了舞蹈基础理论当中的舞蹈美学研究这个已然较为“精确”的方向之后,需要针对该方向查阅近年来业内教授的发表的相关论文以及目前该方向当中较为前沿的学术成果,以此来扩充、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不是再继续就初试期间已经完成的知识框架和体系进行准备。
在模拟面试环节中,许多同学会继续就初试阶段的内容进行知识性回答,比如有的同学在回答古典舞方面的时候,仍然在“老生常谈”地说“形神劲律”、“内外三合”,而并没有关注古典舞现在在业内常常提及的“一体多元”或“新古典舞”概念。
也就是说,所谓专业性,就是建立在精确性的专业选择基础上,进一步更为专业地进行知识层面的相关储备。
其三,学术性。有了前面两方面的加持,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基本具备了通过复试的能力。但是,如果想要做到万无一失,那么就需要在前面两个层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所谓“学术性”的能力。
这个能力相对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同学们明确方向、具备相关知识体系,还需要活学活用,将这样的能力贯彻体现于言行举止,在回答每一个问题过程当中,均要体现出一定的学术高度,需要有前瞻性、建设性和创新性,尽可能体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
在模拟面试环节中,许多同学会说道:“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了十足的进展。”这句话虽然本身没问题,但完全可以转变为学术性的回答,即“经过大量的阅读结论与论文研读,目前对学界前沿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并在完善基础知识系统的同时有一定的个人思考与观点。”
总得来说,虽然所谓的“学术性”听起来要求比较高,但是实质上就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从“知识”层面转化为“学问”层面,做到有“学”亦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