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专研舞导·舞蹈考研官方网站!
舞蹈考研春秋时代的礼乐制度—战争篇
发布时间:2021-12-08

舞蹈考研春秋时代的礼乐制度是怎样的?春秋时代是个比较动乱时代,有春秋五霸之国,周天子实则早已无力控制诸侯。虽然说春秋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却也是最讲武德的时代。原本战争是不择手段的,也就是兵不厌诈,春秋期间还是不至于太过混乱,周公之礼影响是很深远的。

5.jpg

春秋战争,是礼仪第一,胜负为次,两国在交战中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是礼乐制度的影响。例如战争开始之前,进攻方必须交待战争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能说服天下人,不能敷衍了事、如果战争一方突发紧急情况,比如出现天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或者君主病逝,导致将士无心念战,在这些情况下,另一方不准趁机偷袭;两国交战之前,会互相派出使者到对方军营,陈述交战的理由,这时不准斩杀使者;战争场地不在任何一国,而是在双方的边境线上,这也是战场被称为疆场的原因。


这种礼制甚至在战场上还有点愚,“泓水之战”的时候,宋襄公带领的宋军占据有利的地势,列好阵势,在泓水北岸等待敌方,而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敌强我弱,待楚军渡河一半时发起进攻,楚国必败,宋襄公认为胜之不武;当楚军全部过河,还没列好阵势,子鱼再次劝说发起进攻,宋襄公却以“不鼓不成列”为由拒绝。战争结果最后以宋国失败。此后,规矩就是这次战争变坏的。

未标题-k.jpg

齐桓公帮助燕国出兵征讨山戎,在齐军胜利凯旋后。燕国国君为感激齐桓公的恩德,亲送了齐桓公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了齐国的境内。齐桓公说:我不是天子,按礼来说,诸侯相送是不能送出国境的,我不可以对燕君无礼。于是就把燕国国君所到的地方都割给了燕国。你帮人家打仗,还把土地送人,这不是很不合常理吗?

未标题-14.jpg

周王室所分封七十一国、其中姬姓国就占了五十三,其余的也大都是分封给了传说中的古君王之后与周王朝的异姓功臣。按古代礼制,同姓不婚,所以,对于这些诸侯国来说,同姓国为兄弟之国、异姓国为婚姻之国,其实大家原本都是亲戚、都是一家人。可是到春秋末期,一切都变了,战争成为没有底线的暴力行为。


这就是礼乐制度下的观念影响,一个国家的胜败存亡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儿戏,但却是几千年活生生的现实,生命的蚕食竟是这般戏剧。


加入专研舞导,领先起跑
  • 姓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