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专研舞导·舞蹈考研官方网站!
舞蹈考研中国古代舞蹈的特征—春秋篇
发布时间:2021-12-08

舞蹈考研中国古代舞蹈的特征中国古代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区别于近代和近现代,大众的观点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是属于近代,这是内部观点、是我国划分的时代。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被列强轰开了国门,开启了我国长达半个世纪多的屈辱史,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段时间是区别于古代的时间段。

未标题-14.jpg

1840年以前的时间可以统称为古代,以前的舞蹈统称中国古代舞蹈。那舞蹈考研高频考点中,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我国古代舞蹈众多,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宗教性,我们把时间定格在春秋时代,看一下春秋时代舞蹈的特征。


春秋时代,也就是春秋五霸时代,秦、晋、楚、燕、齐等国,当然这只是一个概念,根据史料,还有其他依据。随着社会的进化,原始舞蹈走完了自己的历程,由原始图腾舞蹈发展而成的各氏族的纪功、祭祀乐舞、,经周初继承、整理、增制成“六代舞”。被后来的统治者视作经典乐舞。


艺术是情感的产物,艺术也凭情感去打动人心。"古乐"已僵化呆板,无情可言,所以,具正统观的势文侯才欣赏不进正统乐舞而着迷于"郑卫之音"。但子夏站在维护封建秩序的立场,对魏文侯提问的解释是∶"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褴,漏而不止";"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

未标题-8.jpg

子夏认为"新乐"的进退,参差不齐、混乱无度,显得放纵邪恶,人受其迷惑而无以摆脱。至于具体的郑、卫、宋、齐各国的乐舞,更是各有其弊郑国之乐复杂,使人意志淫邪;宋国之乐妩媚,使人意志消沉;卫国之乐急促,使人意志烦乱;齐国之乐古怪,使人意志傲慢。 其实,子夏的评定,恰恰从反面证明了民间乐舞的宣情本质。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就是这次变革的标志之一。作为大夫一级官阶的季氏,胆敢"八佾舞于庭",使孔子怒不可遏,指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就跟当年的老人看到开放的新青年,就会默默的来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礼崩"了,自然会"乐坏""新乐"弥漫了王室、贵族之家,又激起孔子无可奈何的抱怨∶"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飞雅乐也。"事实上,"乐坏"的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变了,全新的政治经济生活必然带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情感态度。而直接根源于情感的乐舞自然得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刘勰说∶"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既然情为立文之本,则情变必然引来文变,故其又称"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所以,情感之变确系文艺变化之根本。

未标题-k.jpg

舞蹈,必然要表现情感。当"雅乐"的僵化形式对舞蹈的情感表现形成抑制,舞蹈就会去寻求适合表现自己情感的形式,在能够使情感得以顺利表现的形式中生存、发展。因此,民间舞蹈成为春秋战国这一历史时期舞蹈发展阶段上的主流,乃是舞蹈的情感与形式矛盾运动之必然。

 


加入专研舞导,领先起跑
  • 姓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