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考研唐宋交替之后的舞蹈形式是怎么样的?我们都知道舞蹈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政治氛围和经济氛围都是特别被影响的。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强盛的王朝和帝国,万国来朝,历史上称盛唐。唐朝有三个大治的时代,分别是贞观之治、武周之治、开元盛世。后来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迅速由盛转衰,最终抵不住王朝不过三百年的命运。
到了晚唐时期,出现了很多割据政权,当时中原以朱温的梁为正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大大小小政权和割据政全的覆灭更迭。最终到了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废除了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经过太祖太宗两代帝王的发展,南朝的所有政权基本被吞并,除了烟云十六州以外,宋朝江山完全奠定。而燕云十六州直到四百多年以后,徐达北伐攻陷元大都,才终于回归到了汉人的统治,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伐成功。
那舞蹈考研唐宋交替之后的舞蹈形式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到唐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如日照中天。按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舞蹈或盛极而衰或另辟蹊径的一个信号。果然,宋代舞蹈在所面临的历史转折面前,选择了一种新的情感表现形式——"队舞"。"队舞"的出现,宣告了古代舞蹈即将完成自己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的历史使命而另负他任。
队舞"一词虽在宋代以前即有所见,如王建《宫词》有∶"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唐官廷乐舞中也有《叹百年队》等。但真正使"队舞"获得其内涵意义的,还是在宋代。队舞"是以"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场次以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歌舞形式。它是宋宫廷和官府典礼饮宴所用的乐舞,其功能类似唐的"燕乐"。但宋"队舞"与唐"燕乐"在服务对象方面有所差别∶后者基本限于官廷贵族,而前者除宫廷贵族外,还能面向文人士大夫甚或市并平民。宋的队舞"有"小儿队"十队和"女弟子队"十队。《宋史·乐志》载。